大师罗斌

| |
雨 2008/02/25 20:26 燕雨懈

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

独具魅力的南通面塑  罗 斌

  面塑又叫捏面人,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民间艺术,在我国流传很广,由于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差异,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面塑艺术,或粗犷、或精巧,有的造型夸张、色彩艳丽,有的工整细腻、色彩淡雅,有的地方面塑还有很多民俗用途,有着浓郁的民俗气息……
  南通地处江海交汇之处,滨江临海,民风淳朴而文化积淀厚重,孕育出具有浓郁江海风情的民间工艺品,如闻名于世的“南通风筝”、“蓝印花布”、“扎染”、“红木雕刻”等。面塑也不例外。长期以来,南通面塑不断从泥塑、雕刻、年画等艺术中汲取营养,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,渐渐地从造型粗陋、色调“火气”的民间棒棒面人,发展到现在成为能登堂入室、雅俗共赏的艺术品,形成了细腻传神、色彩淡雅的艺术风格。


  南通面塑的制作方法是将面粉和糯米粉按3∶1的比例和好,加进适量甘油和防腐剂(用于防腐、防裂)然后蒸熟,使用时按需要揉进各种颜料,工具只是简单的塑刀、小剪刀、小梳子等,制作时全凭手工捏制而成。由于面塑体积小巧,材料易风干,制作时必须一气呵成,不易反复修改。在制作前需对人物的动作、神态、服装、色调都要打好腹稿,人物的一举手、一投足、一颦一笑,都要能体现作品里人物的典型性格,将人物瞬间的动人情态塑制出来,这就需要面塑艺人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。

  南通面塑在追求人物形体结构准确的同时,更注重塑造人物的“神”与“趣”,力争使作品传神和充满情趣,如塑:“济公”,通过歪嘴斜视、仰面大笑的表情和佯作癫狂的动作,夸张地表现了济公诙谐幽默、扶贫济世的形象。“钟馗”则通过圆睁的双目,坚起的剑眉,拉紧的脸部肌肉和奋力张开大嘴,表现出钟馗刚正不阿、一身正气的性格。

  南通面塑的题材内容一般有历史人物、神话人物、民族风情等,如悠闲垂钓的渔翁、孤傲淡泊的文人高士、清纯秀雅的少女等。作品以抒情的小品为主,一般三两个人物为一组,少有人物众多的恢弘巨制。作品高度一般在5—10厘米左右,可摆在案头、书架上欣赏,长期收藏不霉不裂。

  南通面塑风格比较接近“泥人张”彩塑,以写实为主,结构比例准确,人物表情生动,衣服飘逸,动感很强,普普通通的面团在面塑艺人手里有了凝眸欲语的生命。但愿面塑艺人们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,让这灵动逗趣的小面人走出南通,向世界展示他的风采。(摘自美术报)

  罗斌是如东掘港人,今年刚满40岁。罗斌自幼喜爱美术,在工厂做仪器维修,业余时间他总是在家画画、制作泥塑。10年前的一天,罗斌在下班路上看到有人在捏面人,用面捏出来的小动物、小人儿吸引了很多小孩子。罗斌心里一动:捏面人和制作泥塑有相通之处,我回家也可以试一试。罗斌很快就用面捏出了有模有样的小鸟,他决心在面塑这条民间艺术之路上钻研下去。

  用普通的面捏出来的面人干了容易裂,不易保存。罗斌查找资料,反复调整配料,花了将近1年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。罗斌发现传统的面人人体比例不是很协调,形态比较夸张,且色彩过于浓艳,他认真揣摩北方“面人张”“面人汤”等前辈大师的作品,结合自己制作的泥塑,使自己捏的面人更加细致、逼真,色彩也比较淡雅。“哪吒闹海”“济公”等面塑作品惟妙惟肖,让人拍案叫绝。

  2003年,因为工厂改制,罗斌下岗了。虽然经济拮据,但他有了更多时间研究、制作面塑。逐渐,罗斌捏面人捏出了名气。省市媒体多次对他和他的面塑作品作过报道。他的数百件作品被南通民间艺术馆及海内外面塑爱好者收藏。罗斌说:“如果作为玩具,面人是无法和机器生产出来的玩具相比的。但是作为艺术品,它极具个性,我还需要多花时间把这民间艺术发扬光大。”


Tags: , ,
情感日志 | 评论(0) | 引用(0) | 阅读(6243)